新加坡华语资料库
本资料库收录了具有文化、历史或情感意义的华语词汇。这些词汇是新加坡人过去或现在的生活用语,有的见于印刷媒体,有的则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area around Ang Mo Kio (colloquially known as dua chew kah)
area around Ang Mo Kio (colloquially known as dua chew kah)
释义
名词
- 泛指以大树为地标的地方。
- 惹兰柏民宾路(Jalan Pemimpin)及惹兰民昌(Jalan Binchang)一带的俗称。
由来
- “脚” 在福建话里有下面、底下,以及最低处的意思,因此 “大树脚” 即是 “大树下” 的意思。
- 惹兰柏民宾位于碧山(Bishan),北邻宏茂桥(Ang Mo Kio),西南方的主要公路为汤申路上段(Upper Thomson Road)。
- 旧时的惹兰柏民宾路一带为甘榜区,甘榜里有一棵大树,是当地居民的聚集地,也是当地地标。旧时的惹兰柏民宾路可直通汤申路(即如今的汤申路上段),所以当地也有 “汤申大树脚” 的俗称。
- 新加坡也有其他以大树为地标的地方,如宏茂桥有 “宏茂桥608大树脚住户中元会”、宏茂桥大树下大伯公庙等。
例句
33 年前,已故的张老先生在俗称 ‘大树脚’(现在碧山新镇的惹兰民昌)一带,买下了一间单层楼的独立式洋房。这就是张家老大现在房子的所在地。(《新明日报》,8/12/1998)
相关资料
- 根据传说,在日据时期,日军几次试图砍伐惹兰柏民宾甘榜里的那棵大树,但都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