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资料库
本资料库收录了具有文化、历史或情感意义的华语词汇。这些词汇是新加坡人过去或现在的生活用语,有的见于印刷媒体,有的则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alley (colloquially known as lorong)
alley (colloquially known as lorong)
由来
- 马来语 lorong 的音译。
- 新加坡尚未独立之前,大部分的地名都较 “马来化”,而马来语至今仍为新加坡的国语。为了凸显马来语在新加坡的地位与历史意义,现今有些地名仍沿用马来文的音译名称,比如 lorong 一词就很少意译成 “巷”,一般都保留 “罗弄” 的音译。
- Lorong 的两种翻译结构分别为:
- 意译为 “巷” 时,华文地名结构是 “专名 + 通名”。例如:武吉甘柏 5 巷(Lorong 5 Bukit Gombak,武吉甘柏为专名)。
- 音译为 “罗弄” 时,华文地名结构是依照原马来地名的结构,即 “通名+专名”。例如:罗弄 110 樟宜(Lorong 110 Changi Road,樟宜为专名)。
例句
从 2007 年开始,罗弄哈鲁士经过 “大改造”,终于在 2011 年摇身一变成为了本地首个人造湿地,种植了一片片的芦苇,由它们帮忙净化土壤里被污染的水源。(《联合报章》, 21/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