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资料库

本资料库收录了具有文化、历史或情感意义的华语词汇。这些词汇是新加坡人过去或现在的生活用语,有的见于印刷媒体,有的则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chōu

rùn

resale levy

Social

社会

Social

Share via

resale levy

Share via
Social

社会

Social

释义

动词

一般指转售抽润(resale levy),即转售政府组屋时抽取的利润税。

由来
  • 早在 1983 年,《南洋商报》就出现了 “抽润” 一词。在该词出现的初期,华文报章也同时出现了 “转售税”、“盈利税”、“营利税” 等相关词语。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建屋局)的华文文件使用的是 “转售费” 一词。除了转售费,抽润也可称为 “转移费”、“过名手续费”、“售屋盈利抽取率” 等。
  • 组屋转售时抽润,是为了能公平地对待第一次和第二次购买组屋的人,确保公共住屋津贴(public housing subsidies)被公平地分配。这是因为抽润间接减少了再买组屋者多次享有组屋津贴的全额。
  • 1979年,为了避免人们从转售组屋中谋取暴利,政府将从每笔转售中抽取 5% 的 “转售费”(transfer fee)。
  • 1982 年开始,政府按不同的组屋类型制定了不同的抽润率,三房式抽 10%,四房式抽 15%,五房式抽 20%。在特定情况下,如把组屋卖回给建屋局或转让给家人等非牟利的组屋转让,建屋局是不会抽润的。
  • 2006 年后,建屋局改用固定的抽润数额,方便再购买组屋者能进行财务规划。2006 年 3 月 3日 前卖掉第一间受津贴组屋的,将按售价或市场估价的九成,再按组屋大小,抽润 10% 至 25%。3 月 3 日及之后卖掉组屋的人则按固定数额,抽润从二房式的 $15,000 至执行公共公寓的 $55,000。获得单身津贴者则一律只支付一半的抽润额。年长屋主支付抽润时也免付利息。
例句
除了要考虑相关的费用,包括经纪费、装修费及购买新组屋会产生的转售抽润,年长屋主也要知道,所购买的另一间组屋的类型和价格,会影响大屋换小屋后的收益。(《联合早报》,26/10/2018)
参考资料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