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资料库
本资料库收录了具有文化、历史或情感意义的华语词汇。这些词汇是新加坡人过去或现在的生活用语,有的见于印刷媒体,有的则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Traditional decoration for Chinese New Year
Traditional decoration for Chinese New Year
释义
名词、动词
- 农历新年前在红纸上用毛笔写上吉祥的字句,即写春联或春帖。
- 指用黑色或金色的墨汁写在红纸上的对联,通常在农历新年时贴在门上。
由来
- 源自广东话(广州话、粤语)。
- 挥春的“春”含有春联和贴春联的意思。
- 在新加坡,挥春是农历新年期间的文化活动之一。
- 挥春活动的形式,一般是由书法家现场挥毫,写好后赠给民众。
- 新加坡的挥春活动多由民间团体持续推动,当中包括一些书法、美术团体及民众俱乐部属下的书法组等。
- 新加坡的第一届全国挥春比赛于1983年2月20日,由新加坡文化学术协会(Singapore Cultural Studies Society)暨新加坡文华国际青年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Mandarin Singapore)发起。1985年交由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The Chinese Calligraphy Society of Singapore,即新加坡书协前身)主办。
- 2012年,南华中学(Nan Hua High School)全校师生在挥春活动创下了最大的挥春纪录,共写了1698幅对联。
例句
过去,岁暮年晚走在街头,尤其是华人聚居的地方如牛车水一带,总可以见到一些老先生在摊档上,用黑墨或金漆写吉利句子,在洒金粉的红纸上挥春写春联,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挥春档越来越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用塑料或布料印制的春联和挥春。(《联合早报》,28/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