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资料库

本资料库收录了具有文化、历史或情感意义的华语词汇。这些词汇是新加坡人过去或现在的生活用语,有的见于印刷媒体,有的则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rén

jiē

Sago Lane (colloquially known as sei yan gai)

Places

地理相关

Places

Share via

Sago Lane (colloquially known as sei yan gai)

Share via
Places

地理相关

Places

释义

名词

硕莪巷(Sago Lane)的俗称。

由来
  • 硕莪巷也称为 “沙莪巷”、“贺万年后街” 和 “番寨尾”。“贺万年” 是位于该街的一家华人歌厅的店号,而 “番寨” 指的是旧时活跃于此街道的日本娼妓。
  • 1840 年代,硕莪巷及附近的硕莪街(Sago Street)有许多西米工厂,而因为在方言读音中西米也称为硕莪、沙莪、沙谷米等,所以相关道路也由此得名。
  • 后来,硕莪巷开始出现殡仪馆、棺材店及纸扎店等殡葬相关行业,因此人们也俗称之为 “死人街”。
  • 由于广东人将殡仪馆称为 “大难馆”,因此硕莪巷也称为 “大难馆街”。
  • 死人街的殡仪馆除了负责处理丧葬事宜,也设有 “养病所”,是慢性及末期病患的收容所。
  • 1982 年底,随着硕莪巷最后一家殡仪馆的搬迁,“死人街” 也正式走入历史。
例句
今日佛牙寺所在地昔为 “死人街”,殡仪馆,棺材店,纸扎店,香烛店林立,附属在殡仪馆的养病所照料末期病人日常生活,为建国时期的独特景观。(《联合早报》,17/1/2019)
相关资料

硕莪巷在 1920 年代曾是牛车水的人力车站。

参考资料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