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aporean Mandarin Database

This database contains a collection of Mandarin terms which have cultural, historical or sentimental value unique to Singapore. These terms may be used by Singaporeans in the past or at present. Some of the terms are read in print while others are used in our everyday conversations.

lǎo

shā

Lau Pa Sat

Places

地理相关

Places

Share via

Lau Pa Sat

Share via
Places

地理相关

Places

释义

名词

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小贩中心,位于中央商业区。

由来
  • 建于 1825 年的老巴刹原称为直落亚逸巴刹(Telok Ayer Market)。“巴刹” 音译自马来语的 pasar,指菜市场。
  • 老巴刹是新加坡的第一座巴刹。这座巴刹是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于 1822 年谕令建造,并由新加坡首位驻扎官法夸尔(William Farquhar)选址,设在直落亚逸弯(Telok Ayer Basin),当时只是一座简单的木制建筑。
  • 1834 年,直落亚逸巴刹在原地重建为砖砌建筑。这座砖砌建筑由著名建筑师克里门(George Coleman)设计,整体设计中以维多利亚式的八角形屋顶闻名。
  • 1845 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在哥里门桥(Coleman Bridge)沿河一带建起了爱伦坡巴刹(Ellenborough Market),是新加坡的第二座巴刹。人们将这座巴刹俗称为 “新巴刹”,并将直落亚逸巴刹俗称为 “老巴刹”(俗称 lau pa sat)。
  • 1879 年,老巴刹因填土计划而再次关闭,直到 1894 年才搬迁到哥烈码头(Collyer Quay)的新填土地段重新开业,直到今天。负责重建老巴刹的工程师麦里芝(James MacRitchie)保留了八角形屋顶设计。
  • 老巴刹原本是个菜市场及小贩中心,但自 1970 年代起便停止售卖蔬果肉类,遂成为一个只售卖熟食的小贩中心。
  • 老巴刹于 1973 年列为国家古迹。
  • 1985 年,老巴刹因地铁隧道工程及建筑结构出现问题而被拆除,直到 1989 年才在原址修复重建,并于 1992 年重新开业。
例句
提起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市场——老巴刹,老一辈人心中不由得浮现起那一座中间矗立着优雅的钟楼,外围呈八卦形的老建筑。(《联合早报》,26/1/2017)
参考资料
REFERENCES